1)、今年需求的韌性仍然很強,盡管前期江南連續大范圍暴雨,但表觀需求并沒有大幅下降,需求基數仍然很高。在需求韌性仍存的情況下,出梅后需求的恢復強度可能**往年同期(圖9紅圈內為梅雨季螺紋表觀消費情況)。
2)、與前幾年較大的區別是,今年面臨大慶,國慶前夕城市重型車輛運輸通常會受限,因此城市工程建設可能會在7、8月份提前趕工期,故建材需求恢復的持續時間可能會被拉長;今年與往年的另一個重要不同點在于,地產開發商的趕開工策略正在向趕施工策略轉變,而高溫對于地上施工階段的影響會**開工階段。
3)、就淡季因素本身而言,今年南方5月降水量位于近5年較低位,而6月降水量則處于相對高位(見圖2),且今年梅雨季持續時間較短,降水較為集中,則雨季過后需求反彈的力度可能也較強;另外,我們發現,2015-2018年,梅雨季的氣溫是漸次上升的,梅雨季后1個月的氣溫強弱次序亦與梅雨季相對應,而今年梅雨時間段內的全國氣溫相較于前兩年有所下降,預計梅雨季過后的氣溫也會**前兩年同期,對工程進度的干擾可能也會較小。
總體而言,我們認為今年梅雨季過后,建材需求有望逐步恢復。在供給推動鋼價進入N字反彈的*二波反彈之后,需求有望接力成為鋼價延續反彈的驅動力。